close

來到劍橋一個星期了,對這裡的物價慢慢適應了,不知道該說是好事還是壞事。

才來這裡一個星期,就知道所謂的遊子的心情了。也才了解所謂的思鄉。思鄉不一定是想家,也可能是想念台灣。是的,我想念台灣,非常想念。 ( 不過我倒是沒什麼想家,啦啦啦 ~ )

來這最常用的單字是expensive,我的住宿家庭得搭公車去學校,公車一星期要9鎊,以現在1:60的匯率,一星期要台幣540元,哇哩勒。第一天上學時,和住我樓上的韓國女生一起去吃午餐,因為其他同學都自已帶。我們點了一個最便宜的,來的是一個煎蛋和生菜,5鎊,去搶還比較快…。第二天我們就先買了三明治帶去了。不過三明治也不便宜,要快2鎊。

我的寄宿家庭還不錯,對我很友善,可惜太遠又沒網路。

在台灣的最後一星期,我開始努力吃些平常的東西,要我媽媽教我做魯肉飯、去夜市吃豆花、喝平常不常喝的珍珠奶茶,因為我知道我有9個月喝不到了。那時就想,是不是有很多身邊的人事物,是我該珍惜,卻沒有好好珍惜的呢?是不是當我們要失去某些東西,我們才了解它的重要性?


上課對我來說是個地獄。

雖然出發前朋友就說這裡的語言學校和台灣美語補習班很像,就上上課,玩玩遊戲等等,來到這才發現,還真他媽的一樣,不同的只是老師一定是英國人,同學是各國人,還有不懂也不知道要怎麼問而已。就會覺得,好像在台灣學還比較好,至少你可以正確的發問並得到想要的答案。

我們班上有一個俄國人、一個土耳其人、二個西班牙人、一個沙烏地阿拉伯人、四個韓國人、一個日本人和三個台灣人。亞洲人佔了一半以上。當初想不碰到台灣人根本是緣木求魚……不過後來發現學校有台灣人還是有好處的。

現在上課,雖然能了解他在上什麼,但老師講的話我幾乎都講不懂,其他學生的也是,我的單字實在是異常的貧乏 ( 註 ) ,加上口音的問題,其他國家的學生都有自已的口音,真的很難聽懂,英國口音有時也很難懂,我到現在還聽不懂t結尾的字,看倌們大概不會相信我聽不懂peter和hot。來接機的人他自我介紹時說他是(pi他),我一直記不起這名,看到名片才知道是peter,hot也是,我聽到這字至少三次了,每次都要請對方再說一遍,直到對方講cold or hot,我才知道他講的是hot,才知道口音的問題原來這麼重要。


除了害怕還是害怕。當然,也許這是剛來的一個星期,還不適應的結果。

前兩天台灣學生聚會,遇到一個來了三個星期的女生,她說她來的第一個星期也是都聽不懂 ( 其實不只她,我發現和我同天進學校的都有同樣的問題 ),也是非常擔心,上課也是都聽不懂,但現在已經聽得懂大部份了。要我不用擔心。她也分享了她的學習方法,這就是我所說的遇到台灣人的好處。

我想也許以後我也會要人不用擔心,不過現在還真是擔心到爆了,主要是不知道這情形會持續多久,雖然人家是三個星期就適應,可是我怎麼知道我是不是三個星期也能適應……,雖然沒有作業,但我每天回家光查上課的單字就查不完……

我也很想念我的朋友們,沒有網路就沒有msn,平常雖然不是整天在msn聊天,但看到大家都在線上就知道大家都好,這樣就好了。但現在不是,我沒有任何管道和朋友聯絡,才發現網路對我有多重要……我想起一些不愛用msn的朋友,也想起我很愛的孿生姊妹的友台,她們曾發表過一篇不喜歡msn的文章,雖然我到現在還是不知道為什麼不少人不愛msn卻一直用它,但我想,若他們來到沒有網路的世界,也許,他們會開始喜歡msn。

當然這裡也是有好處的啦,風景真的很優美,我住的地方很純樸,劍橋市中心也很漂亮。


註:我因為某些原因,從小就對英文十分痛恨,從來沒有好好學過,高中時就直接放棄英文一科,用其他五科去考大學,當時覺得很屌,現在覺得很悲哀。之後考上日文系,也不用用英文,工作就不用特別去學英文,所以我的英文就這樣荒廢了十年左右,現在的程度應該不如台灣小學生


圖為劍橋市中心的某學院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linmu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